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沆瀣一气的解释
hàng xiè

沆瀣一气

常用词

hàng xiè yī qì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时代词语

沆瀣一气详解

词语解释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

  • 唐科举考试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钱易《南部新书》)。后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

    act in collusion with; wallow in the mire with; like attracts like; people of the same ilk;

引证解释

  • 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

    宋•钱易 《南部新书》戊集载 唐•代 崔瀣 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 崔沆 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 沆 瀣 一气。”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天之报施老奴者如此不爽纵有百子,亦必沆瀣一气,岂復有以德报怨者?”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其中安知无矜悯予而为予援应者?”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呸!还让我当你的助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国语辞典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

  • 唐时崔沆为主考官录取了崔瀣,人们因此笑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比喻气味相投,后多用于贬义。

    《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通同一气 通合一气

    各怀鬼胎 泾渭严分

“沆瀣一气”单字拆分
  • 拼音 hàng 部首总笔画 7
    ①〔~瀣〕露气,如“呼吸~~兮餐朝霞”。②〔~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③大水。例如~茫。~漭。
  • 拼音 xiè 部首总笔画 19
    ◎〔沆~〕见“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
    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②纯;专。例如专~。~心~意。③全;满。例如~生。~地水。④相同。例如~样。颜色不~。⑤另外的。例如蟋蟀~名促织。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例如算~算。试~试。⑦乃;竞。例如~至于此。⑧部分联成整体。例如统~。整齐划~。⑨或者。例如~胜~负。⑩初次。例如~见如故。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①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例如~体。②呼吸。例如没~了。~厥。~促。~息。一~呵成。③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例如~候。~温。~象。④鼻子闻到的味。例如~味。臭~。⑤人的精神状态。例如~概。~节。~魄。~派。~馁。⑥怒,或使人发怒。例如不要~我了。~恼。~盛( shèng )。忍~吞声。⑦欺压。例如受~。⑧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例如~功。~血。~虚。⑨中医指某种症象。例如痰~。湿~。⑩景象。例如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