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场
hàn mò cháng
ㄏㄢˋ ㄇㄛˋ ㄔㄤ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翰墨场
犹翰墨林。
引证解释
犹翰墨林。
引南朝 宋•谢瞻 《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
唐•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宋•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网络解释
翰墨场
翰墨场(hàn mò chǎng),汉语词语,
释义:翰墨林。
-
翰
拼音 hàn 部首 龺 总笔画 16①长而坚硬的羽毛。例如理翩振~。②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例如~苑。~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藻。 -
墨
拼音 mò 部首 土 总笔画 15①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例如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②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例如~水。油~。粉~登场。③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例如~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④贪污。例如贪~。~吏。⑤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例如~刑。⑥姓。⑦古同“默”,缄默。 -
场
拼音 cháng,chǎng 部首 土 总笔画 6①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例如~院。②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例如下了一~雨。③集,市集。例如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