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理
hài lǐ
ㄏㄞˋ ㄌㄧ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害理
违背常理;有害于伦理。
引证解释
违背常理;有害于伦理。
引宋•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於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
宋•陈善 《扪虱新话·补遗》:“章子厚 尝言饥时遇不相识亦须索饭饱后见爷亦不拜,此最害理。”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大怒道:‘这泼妇!此必是你夫前妻或妾出之子你做人不贤要做此忍心害理之事么?’”
网络解释
害理
害理,读音为hài l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违背常理;有害于伦理。
-
害
拼音 hài 部首 宀 总笔画 10①有损的,与“益”相对。例如~虫。~鸟。②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例如~处。祸~。灾~。为民除~。③使受损伤。例如~人。损~。伤~。危~。④发生疾病。例如~眼。⑤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例如~羞。~怕。⑥杀死。例如杀~。遇~。⑦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 -
理
拼音 lǐ 部首 王 总笔画 11①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例如心~。肌~。条~。事~。②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例如~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③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如~科,数~化。~疗。④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例如~财。~事。管~。自~。修~。总~。⑤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例如~睬。答~。⑥古代指狱官、法官。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