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邯郸学步的解释
hán dān xué

邯郸学步

常用词

hán dān xué bù

ㄏㄢˊ ㄉㄢ ㄒㄩㄝˊ ㄅㄨˋ

时代词语

邯郸学步详解

词语解释

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 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宋·姜夔《送项平甫倅池阳》

    imitate others slavishly and thus lose one's individuality;

  • 也作“学步邯郸”

引证解释

  • 后因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郭象 注:“以此效彼两失之。”
    成玄英 疏:“寿陵,燕 之邑。 邯郸,赵 之都。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赵 都之地,其俗能行,故 燕国 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 赵国 之能;捨己效人,更失 寿陵 之故。”
    《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宋•姜夔 《送项平甫倅池阳》诗:“论文要得文中天 邯郸 学步终不然。”
    明•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为文必师古使人读之不知所师,善师古者也……若拘拘规傚如 邯郸 之学步,里人之效顰,则陋矣。”
    《歧路灯》第一〇一回:“‘什么古迹?’ 娄朴 道:‘学步桥。’ 盛希瑗 道:‘是 邯郸 学步,失其故步么?’”

国语辞典

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著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也作「学步邯郸」。

    《庄子·秋水》。后用来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歧路灯·第一〇一回》:「邯郸学步,失其故步。」

“邯郸学步”单字拆分
  • 拼音 hán 部首总笔画 7
    ◎〔~郸〕地名,在中国河北省。
  • 拼音 dān 部首总笔画 10
    ①〔~城〕地名,在中国河南省。②(鄲)
  • 拼音 xué 部首总笔画 8
    ①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例如~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②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如~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③掌握的知识。例如~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④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例如~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①行走。例如~兵。~行( 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②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例如~韵。~其后尘。~武前贤。③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例如~伐。~测。寸~难行。④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例如~骤。初~。⑤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⑥同“埠”,多用于地名。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