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胡皴的解释
cūn

胡皴

常用词

hú cūn

ㄏㄨˊ ㄘㄨㄣ

时代词语

胡皴详解

词语解释

胡皴hú cūn

  • 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引证解释

  • 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杨朴 处士诗云:‘数箇胡皴彻骨乾一壶村酒胶牙酸。’《南楚新闻》亦云:‘一楪毡根数十皴盘中犹自有红鳞。’不知皴为何物疑是饼饵之属。”
    明•郎瑛 《七修类稿续稿·辩证·皴》:“殊不知胡皴乃牛頷下之垂皮,对之酸酒, 杨 言其味之恶也。”

网络解释

胡皴

胡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ú cūn,出自《老学庵笔记》。

“胡皴”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例如~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②泛指外国或外族的。例如~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③乱,无道理。例如~来。~闹。~吹。~言乱语。④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例如~不归?“~取禾三百廛兮?”⑤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例如~须。⑥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⑦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⑧姓。
  • 拼音 cūn 部首总笔画 12
    ①皮肤因受冻或受风吹而干裂。例如~裂。~理(裂纹)。②皮肤上积存的泥垢和脱落的表皮。例如手上全是~。③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例如~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