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谥
hào shì
ㄏㄠˋ ㄕ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号谥
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引证解释
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引汉•司马相如 《封禅文》:“继昭夏崇号諡,畧可道者七十有二君。”
《汉书·宣帝纪》:“故皇太子在 湖未有号諡。”
唐•刘知几 《史通·称谓》:“作者之书事也乃没 吴 蜀 号諡,呼 权 备 姓名,方於 魏 邦,悬隔顿尔惩恶劝善,其义安归?”
-
号
拼音 hào,háo 部首 口 总笔画 5①名称。例如国~。年~。字~。②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例如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③记号,标志。例如信~。暗号。④排定的次序或等级。例如编~。~码。⑤扬言,宣称。例如~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⑥指某种人员。例如病~。伤~。⑦标上记号。例如~房子。把这件东西~上。⑧号令,命令。例如发号施~令。~召。⑨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例如吹~。~兵。⑩量词,用于人数。例如昨天去了几十~人。 -
谥
拼音 shì 部首 讠 总笔画 12①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例如~号。~法。~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②叫作,称为:“身死无名,~为至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