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毒
gǔ dú
ㄍㄨˇ ㄉ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蛊毒
谓用毒药杀人。
指毒药。
蛊虫之毒。
引证解释
谓用毒药杀人。
引《左传·昭公元年》“何谓蛊” 唐•孔颖达 疏:“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
指毒药。
引明•王錂 《寻亲记·遣奴》:“你下挑生拆得人夫妇分;下蛊毒,令人做鬼魂。”
蛊虫之毒。
引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两 广、云、贵 多有蛊毒饮食后,咀嚼当归即解。”
清•林则徐 《晓喻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是(鸦片)比诸盗贼之用闷香拐带之用迷药,妖邪之用蛊毒以攫人财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
国语辞典
蛊毒
以毒物害人。
引《左传·昭公元年》唐·孔颖达·正义:「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 谓之蛊毒。」
害人的毒饵。
网络解释
蛊毒 (传说,苗疆蛊毒)
蛊毒,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
在老昆明人为中蛊之人以蛋"滚蛊"的咒词里曾提及—长串蛊名,如金蛊、银蛊、癫蛊、情蛊、长虫蛊(蛇蛊)、编短蛊、蝴蝶蛊、妈里儿蛊(蜻蜓蛊)、居家养的蛊以及五方五地的各种蛊。据悉古籍记述或民间传说的蛊的种类还有金蚕蛊、蛤蟆蛊、蜈蚣蛊、蜮盎(水蛊)、羊蛊、鱼盅、牛蛊、犬蛊、鸡蛊、鹅蛊、草蛊、菌蛊、虱盅、蝎子蛊、鬼蛊、马蜂蛊、大象蛊、蚂蚁蛊、猪蛊、蜘蛛蛊、鳖蛊、青蛙蛊、服妈蛊、麻雀蛊、乌龟蛊、稻田蛊、树蛊、烦踢蛊、皖螂蛊、挑生蛊、石头蛊、篾片蛊、溶蛊、肿蛊、牛皮蛊、犁头蛊等。不仅种类多而且善变化以至无穷让人防不胜防,恰如晋干宝《搜神记》所说:“盒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猪狗,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常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