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纲鉴的解释
gāng jiàn

纲鉴

常用词

gāng jiàn

ㄍㄤ ㄐㄧㄢˋ

时代词语

纲鉴详解

词语解释

纲鉴gāng jiàn

  • 明清人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于“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明王世贞纲鉴会纂》、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引证解释

  • 明•清 人采用 朱熹 《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於“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 明•王世贞 纲鉴会纂》、 袁黄 《袁了凡纲鉴, 清•吴乘权 纲鉴易知录》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惟喜读古文纲鑑每得有忠真节义之句,便念念不忘究不解所谓文法也。”

国语辞典

纲鉴gāng jiàn

  • 明、清的学者采用朱熹通鉴纲目的方式编纂史书,称为「纲鉴」。如王世真纲鉴、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网络解释

纲鉴

明袁黄《 袁了凡纲鉴》 、清吴乘权《 纲鉴易知录》 为纲鉴类史书名作。

“纲鉴”单字拆分
  • 拼音 gāng 部首总笔画 7
    ①提网的总绳。②事物的关键部分。例如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③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例如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④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⑤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例如~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 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 拼音 jiàn 部首总笔画 13
    ①镜子。②照。例如光可~人。③观察,审察。例如~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④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例如借~。~戒。前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