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
guì fēi
ㄍㄨㄟˋ ㄈㄟ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贵妃
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南朝宋孝武帝始置。位比相国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后代多沿用其名。
英highest-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
引证解释
女官名。 南朝•宋孝武帝 始置仅次于皇后。 隋 唐 以下多沿用其名,位尊卑或有不同。
引《宋书·后妃传序》:“世祖 孝建 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嬪,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新唐书·百官志二》:“内官: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於内,无所不统。”
国语辞典
贵妃
刘宋孝武帝时所设置的女官。位比相国历代多沿用其名。见《宋书·卷四一·后妃传·序》。
网络解释
贵妃 (宫廷用语)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历代贵妃中最有名者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