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耳
găn ěr
ㄍㄢˇ ㄦ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感耳
触耳。
引证解释
触耳。
引《管子·小称》:“明王惧声以感耳惧气以感目,以此二者有天下矣。”
尹知章 注:“人以恶声惧己耳闻而感,则心不敢念非。”
网络解释
感耳
感耳,汉语词语,读音是ɡǎn ěr,指触耳。
-
感
拼音 gǎn 部首 心 总笔画 13①觉出。例如~触。~觉。~性。~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官。②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例如~动。~想。反~。好~。情~。敏~。~染。~召。~慨。~喟。~叹。自豪~。~人肺腑。百~交集。③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例如~谢。~恩。~激。~愧。 -
耳
拼音 ěr 部首 耳 总笔画 6①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如~背( bèi )。~垂。~鬓厮磨( mó )。~穴。~聪目明。~濡目染。②像耳朵的东西。例如木~。银~。③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例如~房。鼎~。④听说。例如~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⑤文言助词,而已,罢了。例如想当然~。⑥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