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gān căo
ㄍㄢ ㄘㄠ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甘草
一种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Glycyrrhiza uralensis )。这种植物的根和根状茎用作中药。补脾和胃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
英licorice;
引证解释
美草。
引《韩诗外传》卷五:“西方有兽名曰蹷前足鼠,后足兔,得甘草必衔以遗蛩蛩距虚。”
《庄子·齐物论》“麋鹿食荐” 唐•陆德明 释文:“荐 司马 云:‘美草也。’ 崔 云:‘甘草也。’”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有甜味可以入药。亦可作烟草、酱油等的香料。
引《淮南子·览冥训》:“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
《南史·夷貊传下·宕昌》:“梁天监 四年王 梁弥博 来献甘草、当归。”
《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好甘草!性平无毒能随诸药之性,解金石草木之毒市语叫做‘国老’。”荠的别名。
引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师旷占》曰:‘……岁欲甘甘草先生。’”原注:“薺”。 宋•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谚曰:甘草先生则麦熟苦草先生则禾不熟。甘草,薺;苦草,黄蒿也。”
藤的一种。
引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甘草非国老之药者乃南方藤名也……以条叶俱甘,故谓之甘草藤,土人但呼为‘甘草’而已。”
指茶。
引宋•陶穀 《清异录·甘草癖》:“草中之甘,无出茶上者。宜追目 陆氏 为甘草癖。”
国语辞典
甘草
植物名。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奇数羽状复叶蓝紫色蝶形花。根与地下茎均可入药,有益气、泻火、解毒等功用味甘,故称为「甘草」。除药用外,又可作为烟草、酱油等调味香料。
网络解释
甘草 (豆科甘草属植物)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
甘
拼音 gān 部首 甘 总笔画 5①甜,味道好。例如~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②美好。例如~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③自愿,乐意。例如~愿。~拜下风。④姓。 -
草
拼音 cǎo 部首 艹 总笔画 9①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例如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②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例如~料。柴~。稻~。③粗糙,不细致。例如~率( 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④汉字的一种书体。例如~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⑤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例如~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⑥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例如~野。~莽。~寇。~贼。⑦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例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