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脉
gé mài
ㄍㄜˊ ㄇㄞ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革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
引证解释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
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注:“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四诊心法要诀上>》“浮极力革”注:“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晋•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絃。”
网络解释
革脉
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
革
拼音 gé 部首 革 总笔画 9①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例如皮~。~履(皮鞋)。~囊。②改变。例如~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③取消,除掉。例如~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④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⑤姓。 -
脉
拼音 mài,mò 部首 月 总笔画 9①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例如~络。~理。②动脉的跳动。例如~搏。切~(中医指诊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息。~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③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例如山~。叶~。矿~。~~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