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候
fèng hòu
ㄈㄥˋ ㄏㄡ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奉候
敬辞。恭候。
引证解释
敬辞。恭候。
引《周书·儒林传·卢诞》:“诞 与文武二千餘人奉候大军。”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只怕弟一出去船就要开,不得奉候。”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星期四(十七日)下午两点当在书店奉候。”
网络解释
奉候
奉侯,汉语词汇。
拼音:fènɡ hòu
释义:敬辞。恭候。
-
奉
拼音 fèng 部首 大 总笔画 8①恭敬地用手捧着。例如~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②尊重,遵守。例如~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③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例如~告。~还( 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④信仰。例如信~。素~佛教。⑤供养,伺候。例如~养。供~。侍~。⑥姓。⑦古同“俸”,薪金。 -
候
拼音 hòu 部首 亻 总笔画 10①等待。例如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②看望,问好。例如伺~。问~。③时节。例如时~。气~。~鸟。~虫。④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例如火~儿。症~。⑤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例如~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