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局
fú jú
ㄈㄨˊ ㄐㄩ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伏局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引证解释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引唐•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
网络解释
伏局
伏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fú jú,是指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
伏
拼音 fú 部首 亻 总笔画 6①趴,脸向下,体前屈。例如~卧。~案读书。②低下去。例如此起彼~。③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例如~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④使屈服。例如降~。降龙~虎。⑤隐藏。例如~兵。埋~。⑥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例如~日。~旱。~暑。~天。⑦姓。 -
局
拼音 jú 部首 尸 总笔画 7①部分。例如~部。~麻(局部麻醉)。②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例如教育~。③某些商店的名称。例如书~。④棋盘。例如棋~。⑤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例如下了一~棋。⑥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例如时~。大~。~面。~势。⑦弯曲。⑧骗人的圈套。例如骗~。⑨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例如~促。~限。⑩人的器量。例如~量( liáng )。器~。~度( dù )。⑪某些聚会。例如饭~。饮~。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