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藩臣的解释
fān chén

藩臣

常用词

fān chén

ㄈㄢ ㄔㄣˊ

时代词语

藩臣详解

词语解释

藩臣fān chén

  • 拱卫王室之臣。

引证解释

  • 拱卫王室之臣。

    《史记·南越列传》:“﹝ 南越王 尉佗 ﹞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故旷世不废名冠当时,列为藩臣。”
    宋•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太祖 削大弱彊藩臣遵职。”

网络解释

藩臣

藩臣,读音fān chén,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

“藩臣”单字拆分
  • 拼音 fān 部首总笔画 18
    ①篱笆。例如~篱。②屏障,保卫。例如~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③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例如~属。~国。~镇。~邦。削~。称~(自称属国)。
  • 拼音 chén 部首总笔画 6
    ①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例如~僚。~子。~服。君~。②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③古人谦称自己。④古代指男性奴隶。例如~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