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挂五
èr bù guà wǔ
ㄦˋ ㄅㄨˋ ㄍㄨㄚˋ ㄨ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二不挂五
方言。谓不整齐。
引证解释
方言。谓不整齐。
引克非 《春潮急》三九:“上身两件单衫既旧且脏,又穿得二不挂五。”
网络解释
二不挂五
二不挂五,读音xíng hū fù guì,成语,指不整齐。
-
二
拼音 èr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例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②双,比。例如独一无~。③两样,别的。例如~话。不~价。 -
不
拼音 bù,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②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例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如~,我不知道。④用在句末表疑问。例如他现在身体好~? -
挂
拼音 guà 部首 扌 总笔画 9①悬吊。例如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②牵记,牵连,牵累。例如牵~。记~。~念。~连。~累(连累)。③登记。例如~号。~失。④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例如给小张~个电话。⑤钩住。例如衣服被钉子~住了。⑥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例如脸上像~了一层霜。⑦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例如一~珠子。 -
五
拼音 wǔ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例如~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