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
duǒ bì
ㄉㄨㄛˇ ㄅ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躲避
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
例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躲避。
英evade; go into hiding; avoid; dodge;
离开与己不利的事物。
英be away from;
引证解释
避开;回避。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登时闹得臭气薰天大家躲避不及。”
毛泽东 《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躲藏。
引《水浒传》第三二回:“这店主人吃了这一掌打得麻了,动弹不得,自入屋后去躲避了。”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正月十八日 铁溪 里的神道出现满城人家,家家都要关门躲避。”
国语辞典
躲避
隐藏逃避。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如今辞别老爹收拾行李到别处去躲避几时。」
《文明小史·第三回》:「愈想此事愈觉不妙,忙与家人计议关了前门,取了些盘缠自己想从后门逃走往别处躲避一回。」近躲藏 规避 潜藏 闪避 隐匿
网络解释
躲避 (词语)
躲避,汉语词汇。
拼音:duǒ bì
释义:指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1、这几天他好像有意躲避我。
2、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风雨 ㄧ不应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