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索
dài suǒ
ㄉㄞˋ ㄙㄨㄛ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带索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引证解释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引《列子·天瑞》:“孔子 游於 太山见 荣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清•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试将茹荼带索,以毕餘生。”
网络解释
带索
带索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dài suǒ
是指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
带
拼音 dài 部首 巾 总笔画 9①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例如~子。皮~。领~。一衣~水。②像带子的长条物。例如~钢。~鱼。声~。③车轮胎。例如车~。外~。④区域。例如地~。温~。⑤佩戴,披挂。例如~孝。~剑。⑥随身拿着。例如携~。~挈。~着钱。⑦捎,连着,顺便做。例如连~。~职。~累( lěi )(连累)。话中~刺。⑧含有,呈现。例如~电。~伤。⑨率领,引导。例如~领。~头。~动。以点~面。⑩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例如白~。 -
索
拼音 suǒ 部首 糸 总笔画 10①大绳子或大链子。例如~子。~道。钢~。绞~。线~。②搜寻,寻求。例如~引。思~。搜~。探~。③讨取,要。例如~还。~求。~取。勒~。④尽,毫无。例如~然无味。⑤单独。例如离群~居。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