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
dà fáng
ㄉㄚˋ ㄈㄤ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大房
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唐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后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宋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指比较大的房子。
山名。在河北省房山县西北。
引证解释
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引《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籩豆大房。”
毛 传:“大房,半体之俎也。”
郑玄 笺:“大房,玉饰俎也。其制足间有横,下有柎,似乎堂后有房然。”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黍稷惟馨籩豆大房。”唐 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后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崔 氏定著十房:一曰 郑州二曰 鄢陵,三曰 南祖,四曰 清河大房五曰 清河小房 ……八曰 博陵大房,九曰 博陵第二房,十曰 博陵第三房,宰相二十三人。”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施二先生 説乃兄中了进士他不曾中,都是太夫人的地葬的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宋 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引《宋史·王岩叟传》:“都城羣偷所聚谓之‘大房’每区容数十百人,渊藪诡僻,不可胜究。”
指比较大的房子。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山名。在 河北省 房山县 西北。
引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记要·直隶二·顺天府》:“大房山县西十五里,境内诸山,此山最为雄秀。古碑云:幽 燕 之奥室也。山下有 圣水泉西南有 伏龙穴 ……山亦名 大防山,亦曰 大房岭。”
国语辞典
大房
家族的长房。
引《儒林外史·第四回》:「只因城里张大房里想我屋后那一块田又不肯出价钱。」
古祭器玉饰的俎。
引《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网络解释
大房
大房是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
大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例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②指大小的对比。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③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例如~局。~众。④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例如不~高兴。⑤年长,排行第一。例如老~。⑥敬辞。例如~作。~名。~手笔。⑦时间更远。例如~前年。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⑨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例如~概。~凡。 -
房
拼音 fáng 部首 户 总笔画 8①住人或放东西的建筑物。例如~屋。~产。~舍。~租。库~。楼~。书~。②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例如蜂~。莲~。心~。③量词。例如两~儿媳。④家族的一支。例如大~。长( zhǎng )~。⑤星名,二十八宿之一。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