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ㄉㄚˋ ㄧˋ ㄌㄧㄣˇ ㄖㄢ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坚持正义、英勇不屈的气概令人敬畏。
例大义凛然奋裾首倡。——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英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 uphold the cause f righteousness;
引证解释
形容为维护正义而显出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引清•顾炎武 《日知录·孙氏西斋录》:“孙樵 所作《西斋録》乃是私史至于起 王氏 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 高后 擅政之年下繫 中宗,大义凛然。”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于是他大义凛然的斩钉截铁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他们在吃的薇不是我们圣上的吗!’”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六场:“老爷正气冲霄汉尽忠报国大义凛然。”
国语辞典
大义凛然
形容为了公理正义坚强不屈,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引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除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大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例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②指大小的对比。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③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例如~局。~众。④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例如不~高兴。⑤年长,排行第一。例如老~。⑥敬辞。例如~作。~名。~手笔。⑦时间更远。例如~前年。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⑨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例如~概。~凡。 -
义
拼音 yì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例如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②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例如~举。~务。~愤。~演。见~勇为。③情谊。例如~气。恩~。~重如山。④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例如意~。含~。释~。微言大~。⑤指认为亲属的。例如~父。⑥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例如~齿。~肢。⑦姓。 -
凛
拼音 lǐn 部首 冫 总笔画 15①寒冷。例如~冽。~~。②严肃,严正有威势。例如~然。~若冰霜。 -
然
拼音 rán 部首 灬 总笔画 12①对,是。例如~否。不~。不以为~。②以为对,答应,信守。例如~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③这样,如此。例如当~。~后。~则。④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⑤用于词尾,表示状态。例如显~。忽~。飘飘~。⑥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