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冬至的解释
dōng zhì

冬至

常用词

dōng zhì

ㄉㄨㄥ ㄓˋ

时代词语

冬至详解

词语解释

冬至dōng zhì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the Winter Solstice;

引证解释

  •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40b92699c">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逸周书·时训》:“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明•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升。”

国语辞典

冬至dōng zhì

  • 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这天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相反。

  • 传统节庆之一。在冬至这天南方的应节食物为汤圆北方为馄饨。民间并有祭祀祖先、神明的风俗。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〇·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酒,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网络解释

冬至 (节气、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冬至 (词语)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冬至”单字拆分
  • 拼音 dōng 部首总笔画 5
    ①一年中的第四季。例如~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②姓。③象声词,敲鼓声。例如战鼓~~。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6
    ①到。例如~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②极、最。例如~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