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氐
dà dī
ㄉㄚˋ ㄉㄧ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大氐
大抵;大都。
引证解释
大抵;大都。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自 关 以东大氐尽畔 秦 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汉书·食货志下》:“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颜师古 注:“氐读曰抵。抵,归也。大归犹言大凡也。”
宋•洪皓 《松漠纪闻》卷上:“妇人皆悍妬大氐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
《明史·杨镐传》:“镐 未至先奏陈十事……大氐皆苟且之事。”
章炳麟 《五无论》:“及设议院而选充议士者,大氐出於豪家,名为人民代表其实依附政党。”
网络解释
大氐
大抵,即大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
大
拼音 dà,dài,t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3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例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②指大小的对比。例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③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例如~局。~众。④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例如不~高兴。⑤年长,排行第一。例如老~。⑥敬辞。例如~作。~名。~手笔。⑦时间更远。例如~前年。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⑨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例如~概。~凡。 -
氐
拼音 dī,dǐ 部首 氏 总笔画 5①低;低下。后作“低”。《正字通•氏部》:“氐,與低同。”②古代少数民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帶。《廣韻•齊韻》:“氐,氐、羌。”③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四颗星。亦称天根。④〔氐道〕古县名。汉置,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