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
dí lí bō lǐ
ㄉㄧˊ ㄌㄧˊ ㄅㄛ ㄌㄧ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的黎波里
利比亚首都和最大海港。人口175万(1994年)。全国最大经济、交通中心。有食品、地毯、制革等工业。有三千多年历史。市内有古罗马竞技场遗迹以及古堡、清真寺等古迹。是夏季疗养和游览胜地。
黎巴嫩第二大港市。人口17万多(1980年)。始建于公元前700年多古堡、古寺。现为商业、工业与旅游中心。有炼油、纺织、制革等工业。有输油管连接伊拉克的油田。海滨疗养业甚盛。
网络解释
的黎波里 (利比亚首都)
的黎波里(阿拉伯语:طرابلس (ليبيا英语:TARABULUS),利比亚国首都、的黎波里区首府、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利比亚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地中海情调和阿拉伯伊斯兰风韵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商业和海港旅游城市。总人口101万面积2,616平方公里。
的黎波里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北部地中海南岸的绿洲沿海地区建城已有3000多年,历经各种劫难。罗马人、汪达尔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意大利人和英国人先后占领的黎波里在这里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存。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马卡斯·奥欧里斯凯旋门、查梅勒清真寺、卡拉曼利清真寺、盖尔吉清真寺、萨布拉塔废墟、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庄严肃穆展现着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辉。其同现代化的建筑物和生活设施融合使的黎波里成为一座“跳动着古老心脉的现代城市”。
卡扎菲政权倒台后的黎波里局势动荡。
-
的
拼音 dí,dì,de 部首 白 总笔画 8◎dí ㄉㄧˊ 真实,实在。例如~确。~当( dàng )。~情。~真。~证。 -
黎
拼音 lí 部首 氺 总笔画 15①众,众多。例如~民。~庶。②古通“黧”,黑色。③古国名。④姓。 -
波
拼音 bō 部首 氵 总笔画 8①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例如~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②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例如电~。光~。超声~。~长。~段。~速。~谱。 -
里
拼音 lǐ 部首 里 总笔画 7①居住的地方。例如故~。返~(回老家)。②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如~弄( lòng )。③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如一~(等于五百米)。~程牌。④衣物的内层。例如被~。⑤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例如~外。心~。这~。那~。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