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昌蒲菹的解释
chāng

昌蒲菹

常用词

chāng pú zū

ㄔㄤ ㄆㄨˊ ㄗㄨ

时代词语

昌蒲菹详解

词语解释

昌蒲菹chāng pú zū

  • 亦作“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

引证解释

  • 亦作“昌蒲葅”。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菖”。

    《吕氏春秋·遇合》:“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晋•张邈 《自然好学论》:“尚何假於食胆蜚,而嗜昌蒲葅也!”

网络解释

昌蒲菹

昌蒲菹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āng pú zū,释义是菖蒲根的腌制品。

“昌蒲菹”单字拆分
  • 拼音 chāng 部首总笔画 8
    ①兴盛。例如~盛( shèng )。~乐( lè )(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②善,正当。例如~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③同“菖”,菖蒲。④同“猖”,凶猛。⑤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①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例如~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②指“菖蒲”例如~节。~月(指农历五月)。③庵,用草盖的圆形屋。④古同“匍”,匍伏。⑤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①酸菜,腌菜。②多水草的沼泽地带。例如~草。③剁成肉酱,切碎。例如~醢(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④肉。例如麋鹿为~。⑤枯草。例如~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