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毳袍的解释
cuì páo

毳袍

常用词

cuì páo

ㄘㄨㄟˋ ㄆㄠˊ

时代词语

毳袍详解

词语解释

毳袍cuì páo

  • 毛制的长衣。

  • 毛制的僧袍。

  • 借指僧人。

引证解释

  • 毛制的长衣。

    宋•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妇人不服宽袴与襜製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於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傚之,曾不知耻辱如此又凉以褐紬为之,以代毳袍。”
    元•汤式 《一枝花·题白梅深处》套曲:“指顾间自吟啸但则觉花气氤氲袭毳袍。”

  • 毛制的僧袍。

    《全唐诗话》卷六引 五代 齐己 诗:“岂知物外金僊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 借指僧人。参见“毳衲”、“毳客”。

    五代 齐己 《喜得自牧上人书》诗:“吴 都使者泛惊涛 灵一 传书慰毳袍。”

“毳袍”单字拆分
  • 拼音 cuì 部首总笔画 12
    ①〔~毛〕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②鸟兽的细毛。
  • 拼音 páo 部首总笔画 10
    ①中式长衣。例如~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②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