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爨龙颜碑的解释
cuàn lóng yán bēi

爨龙颜碑

常用词

cuàn lóng yán bēi

ㄘㄨㄢˋ ㄌㄨㄥˊ ㄧㄢˊ ㄅㄟ

时代词语

爨龙颜碑详解

词语解释

爨龙颜碑cuàn lóng yán bēi

  • 南朝宋碑。碑额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爨道庆撰文,赵次之、杜长子等于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记爨龙颜政绩。用笔多隶意书法雄强茂美。清道光年间为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并为之撰跋。今碑在云南省陆良县,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为世所重。

引证解释

  • 南朝 宋•碑。碑额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道庆 撰文, 赵次之、杜长子 等于 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记 爨龙颜 政绩。用笔多隶意书法雄强茂美。 清•道光 年间为 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并为之撰跋。今碑在 云南省 陆良县,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为世所重。

国语辞典

爨龙颜碑cuàn lóng yán bēi

  • 南朝宋碑刻。碑额题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孝武帝大明二年(西元458)​立清道光年间,阮元在云南陆凉访得,始著于世。碑文叙述爨龙颜平定当地少数民族动乱的事迹。其书用笔多隶意神韵高美与东晋爨宝子碑并称为「二爨」。

网络解释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碑阳正文24行行45字,共 927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爨龙颜碑”单字拆分
  • 拼音 cuàn 部首总笔画 30
    ①烧火做饭。例如分居各~。②灶:“客传萧寒~不烟。”③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例如《讲百花~》。《文房四宝~》。④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⑤姓。
  • 拼音 lóng 部首总笔画 5
    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例如~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②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例如恐~。③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例如~颜。~体。~袍。④姓。
  • 拼音 yán 部首总笔画 15
    ①面容,脸色,脸面。例如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②色彩。例如~料。五~六色。③姓。
  • 拼音 bēi 部首总笔画 13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例如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 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