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舍
cì shè
ㄘˋ ㄕㄜ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次舍
止息之所。
息宿;止息。
引证解释
止息之所。
引《周礼·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职事。”
郑玄 注:“郑司农 云:‘庶子卫王宫在内为次,在外为舍。’次其宿卫所在;舍,其休沐之处。”
《周礼·天官·宫正》:“次舍之众寡。”
孙诒让 正义:“凡吏士有职事常居宫内者为官府官府之小者为舍。其官府本在外而入内治事或无专职而入共守卫使令暂居更直者为次……凡次多在路门外,应门内,近治朝之处;舍则当在应门之外皋门之内与次不同处也。”
《汉书·吴王刘濞传》:“治次舍须大王。”
颜师古 注:“次舍息止之处也。”
清•恽敬 《杂记》:“云气乍聚乍散不繫次舍。”息宿;止息。
引唐•刘禹锡 《天论中》:“夫舟行乎 潍、淄、伊、洛 者,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
网络解释
次舍
次舍(cì shè)ㄘㄧˋ ㄕㄜˋ,止息之所、息宿;止息之意,出自《周礼·天官·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