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摽帜的解释
biāo zhì

摽帜

常用词

biāo zhì

ㄅㄧㄠ ㄓˋ

时代词语

摽帜详解

词语解释

摽帜biāo zhì

  • 标记。摽,通“标”。

引证解释

  • 标记。摽通“标”。

    《后汉书·皇甫嵩传》:“角 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

国语辞典

摽帜biāo zhì

  • 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也作「标帜」。

    《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

网络解释

摽帜

摽帜摽帜

biāo zhì

ㄅㄧㄠ ㄓㄧˋ

标记。摽,通“ 标 ”。《后汉书·皇甫嵩传》:“ 角 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

“摽帜”单字拆分
  • 拼音 biào,biāo 部首总笔画 14
    ①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例如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住。②比着。例如~着劲干。③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例如他俩~着胳膊走。④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例如他们~在一块儿。⑤落。例如~梅。⑥打,击:“长木之毙,无不~也”。⑦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
  •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8
    ◎旗子。例如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