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陛长的解释
cháng

陛长

常用词

bì cháng

ㄅㄧˋ ㄔㄤˊ

时代词语

陛长详解

词语解释

陛长bì cháng

  • 汉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引证解释

  • 汉 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后汉书·百官志二》:“左右僕射、左右陛长各一人比六百石,本注曰:僕射,主虎賁郎习射。陛长,主直虎賁,朝会在殿中。”
    刘昭 注引《汉官》:“陛长,墨綬铜印。”

网络解释

陛长

官名。东汉虎贲中郎将的属官。职主值班虎贲朝会时在殿中执勤,分为左、右二长秩六百石。(《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陛长”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②〔~见〕谒见皇帝。③〔~辞〕臣子向皇帝告别。④宫殿的台阶。例如~级。阶~。
  • 拼音 cháng,zhǎng 部首 丿 总笔画 4
    ①两端的距离。例如~度。②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例如~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③优点,专精的技能。例如特~。专~。各有所~。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例如他~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