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苾刍尼的解释
chú

苾刍尼

常用词

bì chú ní

ㄅㄧˋ ㄔㄨˊ ㄋㄧˊ

时代词语

苾刍尼详解

词语解释

苾刍尼bì chú ní

  • 即比丘尼。俗称尼姑。梵语男僧叫苾刍,女僧叫苾刍尼

引证解释

  • 即比丘尼。俗称尼姑。梵语男僧叫苾刍女僧叫苾刍尼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时 莲花色苾芻尼 欲初见佛化为转轮王,七宝导从四兵警卫,至世尊所,復苾芻尼。”

网络解释

苾刍尼

苾刍尼,拼音bì chú ní,是汉语词汇,出自《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解释尼姑。

“苾刍尼”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芳香:“椒兰芬~,所以养鼻也。”
  • 拼音 chú 部首总笔画 5
    ①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例如~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②割草。例如~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③草把。例如~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例如~姑。~庵。削发为~。②古同“昵”,相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