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
bǐ nǐ
ㄅㄧˇ ㄋㄧ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比拟
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英compare; match;
对比比较。
例无法比拟。比拟反差。
英analogy;
引证解释
仿效;摹拟。
引《礼记·乐记》“比类以成其行” 唐•孔颖达 疏:“比谓比拟善类。”
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
清•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晚年高坐 白雪楼取古乐府一一比拟遂欲凌驾古人卒貽后来口实。”比配;与之相类。
引唐•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今得璽於 咸阳 ……其虫书鸟跡之法於今传古书莫可比拟。”
冰心 《往事(二)》:“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比方譬喻。
引《南史·王玄谟传》:“孝武 狎侮羣臣,各有称目,多鬚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清•江昱 《琵琶仙·康山》词:“还暗想琵琶碎了,信《鬱轮》比拟非匹。”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比照前例拟定。
引《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詔:‘诸州得替防御、团练使、刺史并宜於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闕,可随常参官逐日立班。’”
比较对照。
引明•刘元卿 《贤奕编·执泥绘像》:“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中国 近代无数解放运动的失败都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不能比拟今天的情况。”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把物拟作人叫“拟人”;把人拟作物,叫“拟物”。亦泛称比喻手法。
本待打算。
引《敦煌曲子词·鹊踏枝》:“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国语辞典
比拟
比较。
例如:「难以比拟」、「无可比拟」。
近相比
本来打算。
引唐·无名氏〈鹊踏枝·叵耐灵鹊〉词:「比拟好心来报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以类似的事物相比附修辞学上称为「转化」。参见「转化」条。
网络解释
比儗
bǐ nǐ
ㄅㄧˇ ㄋㄧˇ
比儗
比匹;比并。《汉书·高帝纪下》:“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颜师古 注:“言大王与臣等并称王是为比类相儗,无尊卑之差别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彼佛浮淤之论天方天主荒唐牵强之辞何足与我中土之圣道王言互相比儗!”
-
比
拼音 bǐ 部首 比 总笔画 4①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例如~赛。~附。对~。评~。②能够相匹。例如今非昔~。无与伦~。③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例如三~二。④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如~例。~值。⑤譬喻,摹拟。例如~如。~方。~兴( 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⑥靠近,挨着。例如~~(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⑦和,亲。例如~顺。⑧及,等到。例如~及。 -
拟
拼音 nǐ 部首 扌 总笔画 7①打算。例如~去信联系。~议。②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例如~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③仿照。例如~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