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碑帖的解释
bēi tiè

碑帖

常用词

bēi tiè

ㄅㄟ ㄊㄧㄝˋ

时代词语

碑帖详解

词语解释

碑帖bēi tiè

  • 石碑的拓本。

    a rubbing from a stone inscription;

引证解释

  • 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学习书法用。

    明•曹昭 《格古要论·古墨迹论上》:“用纸加于碑帖上。向明处以游丝笔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清•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书》:“第一等有絶顶天资可以比拟 松雪、华亭 之用笔者则令其读经史,学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蹟,为传世之学。”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书房归来必须在祖父屋里背些《昭明文选》《龙文鞭影》之类的文章偶尔还要临摹碑帖对些干涩的聪明对子。”

国语辞典

碑帖bēi tiè

  • 石刻文字的拓印本。

    碑本 石本

  • 古代书法家留传后代的书法,刻于石碑者称之为「碑」,写于纸绢者称之为「帖」。

网络解释

碑帖

过去俗称“黑老虎”它既是一种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 前辈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还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bēi tiè)。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汇集而成。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后人们为了学习书法或作历史资料都要学习这些文字资料。

“碑帖”单字拆分
  • 拼音 bēi 部首总笔画 13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例如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 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
  • 拼音 tiè,tiě,tiē 部首总笔画 8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例如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