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鞭板的解释
biān băn

鞭板

常用词

biān băn

ㄅㄧㄢ ㄅㄢˇ

时代词语

鞭板详解

词语解释

鞭板biān băn

  • 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引证解释

  • 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梁书·韦粲传》:“粲 建议推 仲礼 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裴之高 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 柳节下 是州将,何须我復鞭板。’”《陈书·虞寄传》:“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

网络解释

鞭板

马鞭和手板

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鞭板”单字拆分
  • 拼音 biān 部首总笔画 18
    ①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例如~杆。~长莫及。②用鞭子抽打。例如~打。~扑。~责。~策。③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例如教~。④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例如钢~。竹节~。⑤编连成串的爆竹。例如~炮。小~。
  • 拼音 bǎn 部首总笔画 8
    ①成片的较硬的物体。例如案~。~子。木~。~上钉钉。②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例如檀~。鼓~。一字一~。荒腔走~。③不灵活,少变化。例如死~。呆~。④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例如~着脸。⑤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