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欸乃曲的解释
ăi năi

欸乃曲

常用词

ăi năi qǔ

ㄞˇ ㄋㄞˇ ㄑㄩˇ

时代词语

欸乃曲详解

词语解释

欸乃曲ăi năi qǔ

  • 1.乐府近代曲名。唐元结作。结有欸乃曲五首》﹐其序曰:“大历丁未中﹐漫叟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于道路云。”形式为七言四句。又元结在《系乐府十二首》中另有欸乃曲一首﹐系五言体。

“欸乃曲”单字拆分
  • 拼音 ǎi,ēi,éi,ěi,èi 部首总笔画 11
    ◎〔~乃〕象声词,指摇橹声,如“烟销日出不见人,~~一声山水绿”。
  • 拼音 nǎi 部首 丿 总笔画 2
    ①才。例如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②是,为。例如~大丈夫也。③竟。例如~至如此。④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⑤你,你的。例如~父。~兄。“家祭无忘告~翁”。
  • 拼音 qū,qǔ 部首总笔画 6
    ①弯转,与“直”相对。例如弯~。~折( zhé )。~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②不公正,不合理。例如~说。~解( jiě )。委~求全。③弯曲的地方。例如河~。④偏僻的地方。例如乡~。⑤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例如酒~。~霉。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