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三顶四
ái sān dǐng sì
ㄞˊ ㄙㄢ ㄉㄧㄥˇ ㄙ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捱三顶四
亦作“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引证解释
亦作“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引《平妖传》第四回:“半仙 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逕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閒。”
国语辞典
捱三顶四
形容人多拥挤,接连不断。也作「挨三顶五」。
引《平妖传·第四回》:「众人挨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捱
拼音 ái 部首 扌 总笔画 11◎同“挨”。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
顶
拼音 dǐng 部首 页 总笔画 8①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例如~点。头~。山~。~巅。~尖。②用头支承。例如~承。~天立地。③支撑,抵住。例如~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门立户。④从下面拱起。例如种子发芽把土~起来了。⑤最,极。例如~好。~多。~大。⑥相对着。例如~风。~头。⑦相当,等于。例如一个~俩。⑧担当。例如~班。不~事。⑨代替。例如~罪。冒名~替。⑩争辩,冲撞。例如~嘴。⑪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例如两~帽子。⑫到(某个时间)例如昨天~十二点才到家。 -
四
拼音 sì 部首 囗 总笔画 5①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例如~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