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窜
zǒu cuàn
ㄗㄡˇ ㄘㄨ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走窜
逃窜逃奔。
扩散。
引证解释
逃窜,逃奔。
引《礼记·月令》“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鷙,四鄙入保” 汉•郑玄 注:“象鸟雀之走窜也。都邑之城曰保。”
唐•薛调 《无双传》:“﹝ 仙客、无双 ﹞艰难走窜后得归故乡,为夫妇五十年。”
宋•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乱离走窜千里山荆棘蹲坐肤不完。”扩散。
引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麝》:“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网络解释
走窜
走窜,读音zǒu cuàn,汉语词语,意为逃窜,逃奔或扩散。
-
走
拼音 zǒu 部首 走 总笔画 7①行。例如~路。~步。②往来。例如~亲戚。③移动。例如~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④往来运送。例如~信。~私。⑤离去。例如~开。刚~。出~。⑥经过。例如~账。~内线。~后门。⑦透漏出去,超越范围。例如~气(漏气)。⑧失去原样。例如~形。~样。⑨古代指奔跑。例如~马。不胫而~。⑩仆人,“我”的谦辞。例如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
窜
拼音 cuàn 部首 穴 总笔画 12①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例如~犯。~扰。~逃。~踞。流~。抱头鼠~。②放逐。例如~逐。③修改文字。例如~改。~定(删补改定)。点~(删减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