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再至三
zhì zài zhì sān
ㄓˋ ㄗㄞˋ ㄓˋ ㄙㄢ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至再至三
谓反复多次。
引证解释
谓反复多次。
引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妾隔帘故邀其满引至再至三,终不肯出。”
明•张居正 《乞归葬疏》:“降諭慰留至再至三。”
清•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臣拟坚持初议至再至三,与之磋磨。”
国语辞典
至再至三
语本指一而再再而三。
引《书经·多方》:「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
《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数月以来奉中旨处分未当者封还执奏至再至三。」
-
至
拼音 zhì 部首 至 总笔画 6①到。例如~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②极、最。例如~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
再
拼音 zài 部首 一 总笔画 6①两次;第二次。例如~次。一而~,~而三。②重复;继续。例如良辰难~。青春不~。③副词。(①表示又一次:~接~厉。一错~错。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多指未然:明天~来。雨不会~下。③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做完作业~去玩。④更,更加:~好没有了。⑤表示加外有所补充:~则。) -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