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节
zhōng jié
ㄓㄨㄥ ㄐㄧㄝ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中节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中期。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合乎节奏。合乎礼义法度。中等的节操。指中气和节气。
引证解释
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引《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中期。
引《汉书·晁错传》:“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中等的节操。
引《孔子家语·辩政》:“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唐•李华 《三贤论》:“萧(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詬於人取其中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
指中气和节气。
引《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 秦 汉,乃復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九节乖错,时月紕繆。”
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引《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魏 旧制四时祭庙皆用中节,丙子,詔始用孟月,择日而祭。”
胡三省 注:“自 汉•以来宗庙岁五祀,四孟及腊是也。 魏 初用中节,夷礼也。”合乎礼义法度。
引《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后汉书·虞延传》:“﹝ 富宗 ﹞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
明•黄绾 《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无不中节谓之道。”合乎节奏。
引《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
唐•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虎子盘旋宛转无不中节。”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端 作前舞喜怒随腔,俯仰中节。”
国语辞典
中节
音乐合于节拍。比喻为适中节度。
引《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的、确著。
引《金瓶梅·第二回》:「老娘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中节。」
网络解释
中节
中节,词语,读作zhongjie,指中气和节气。
中节又有手指手指除拇指外都分为3节长指甲的那一节就是手指末节中间的那节就是手指中节,连着手掌的那节就是手指近节。
-
中
拼音 zhōng,zhòng 部首 丨 总笔画 4①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例如~心。当( dàng )~。~原。~华。②在一定范围内,里面。例如暗~。房~。~饱。③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如~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④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例如在研究~。⑤特指“中国”例如~式。~文。⑥适于,合于。例如~看。 -
节
拼音 jié,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例如竹~。~外生枝。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例如关~。两~车厢。③段落,事项。例如~~(一段一段地,逐步)。~目。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例如~气。~令。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例如~日。⑥礼度。例如礼~。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例如~奏。~拍。~律。⑧操守。例如~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⑨省减,限制。例如~省。~制。开源~流。⑩略去,简略。例如~选。~录。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例如符~。使~。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