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轧筝的解释
zhá zhēng

轧筝

常用词

zhá zhēng

ㄓㄚˊ ㄓㄥ

时代词语

轧筝详解

词语解释

轧筝zhá zhēng

  • 筝之一种。

引证解释

  • 筝之一种。

    唐•杜牧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
    《文献通考·乐十》:“唐 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

网络解释

轧筝

轧筝,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先驱筑的后代,属筑族乐器。白唐代出现其专称之后,广泛应用于宫廷、民间。’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其形制和演奏形态以及称谓都有变化。就形制说来,可分为比较长大和比较短小的两种,弦数在7弦至13弦之问;演奏形态则有坐奏和行奏(立奏)两种。

“轧筝”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场( cháng )。~轹(①碾,滚压:②排挤倾轧)。②排挤。例如倾~(在一个组织中排挤不同派系的人)。③象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响。例如机声~~。④姓。
  • 拼音 zhēng 部首总笔画 12
    ◎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