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拄笏看山的解释
zhǔ kàn shān

拄笏看山

常用词

zhǔ hù kàn shān

ㄓㄨˇ ㄏㄨˋ ㄎㄢˋ ㄕㄢ

时代词语

拄笏看山详解

词语解释

拄笏看山zhǔ hù kàn shān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按,手版,即笏。后以“拄笏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貌。

引证解释

  •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 作 桓车骑 参军。

    桓 谓 王 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按,手版,即笏。后以“拄笏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貌。 宋•陈与义 《漫郎》诗:“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宋•陆游 《春晚书怀》诗:“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亦作“拄笏西山”。 金•元好问 《西山楼为王仲理赋》诗之二:“拄笏 西山 志骑曹朝来爽气与秋高。”
    亦省作“拄笏”。 宋•刘过 《题凤凰台》诗:“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元•房皞 《题张信之见山堂》诗:“拄笏当此时未觉功名大。”

国语辞典

拄笏看山zhǔ hù kàn shān

  • 笏,上朝时所持的手版。晋王徽之担任桓冲的车骑参军桓冲询问王徽之时,王徽之以朝笏摀著面颊悠然的观看西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比喻人倜傥不羁身在官场却有闲情雅致。

    宋·陆游〈春晚书怀〉诗:「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拄笏看山”单字拆分
  • 拼音 zhǔ 部首总笔画 8
    ①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例如~着拐棍走。②讽刺,驳倒:“(云)既论难,连~五鹿君”。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例如朝( cháo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
  • 拼音 kàn,kān 部首总笔画 9
    ①使视线接触人或物。例如~见。~书。~齐。②观察,判断。例如~病。观~。~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风使舵。③访问,拜望。例如~望。~朋友。④照应,对待。例如~重( zhòng )。~轻。~待。⑤想,以为。例如~法。⑥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例如做做~。⑦提防,小心。例如别跑,~摔着。⑧安排。例如~茶。~酒。~座。
  • 拼音 shān 部首总笔画 3
    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例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②形状像山的。例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③形容大声。例如~响。~呼万岁。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