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均力敌
zhì jūn lì dí
ㄓˋ ㄐㄩㄣ ㄌㄧˋ ㄉ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智均力敌
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国语辞典
智均力敌
双方智谋和势力旗鼓相当。
引《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博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智
拼音 zhì 部首 日 总笔画 12◎聪明,见识。例如~力。~慧。~商。~育。~能。~谋。才~。机~。理~。明~(①考虑问题周到、严密;②有远见)。足~多谋。利令~昏。 -
均
拼音 jūn 部首 土 总笔画 7①平,匀,引申为调和。例如~衡。势~力敌。平~。②皆,都,老少~安。③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④古同“韵”,和谐的声音。⑤〔~钟〕古代乐器。⑥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
力
拼音 lì 部首 力 总笔画 2①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例如~气。~量。②一切事物的效能。例如视~。生产~。控制~。③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例如~学。作用~。保守~。④用极大的力量。例如尽~。~挫。~挽狂澜。⑤姓。 -
敌
拼音 dí 部首 攵 总笔画 10①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例如~人。~方。~寇。②指敌人。例如~后。~情。~酋。~特。轻~。克~制胜。③抵挡。例如寡不~众。④相当。例如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⑤仇视。例如~意。“诸侯~王所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