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杭之
yī wěi háng zhī
ㄧ ㄨㄟˇ ㄏㄤˊ ㄓ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一苇杭之
一苇:源出自《诗经·卫风·河广》。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
-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②纯;专。例如专~。~心~意。③全;满。例如~生。~地水。④相同。例如~样。颜色不~。⑤另外的。例如蟋蟀~名促织。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例如算~算。试~试。⑦乃;竞。例如~至于此。⑧部分联成整体。例如统~。整齐划~。⑨或者。例如~胜~负。⑩初次。例如~见如故。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苇
拼音 wěi 部首 艹 总笔画 7◎〔芦~〕见“芦”。 -
杭
拼音 háng 部首 木 总笔画 8①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简称。例如~纺。~剧。②姓。③古同“航”,渡河。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例如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例如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例如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