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咽喉的解释
yān hóu

咽喉

常用词

yān hóu

ㄧㄢ ㄏㄡˊ

时代词语

咽喉详解

词语解释

咽喉yān hóu

  • 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throat;

  • 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上咽头。

    gula;

  • 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三国演义》

    strategic passage;

引证解释

  • 咽与喉的并称。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唐•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永昼吟不休咽喉乾无声。”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咽喉的外围肌筋在发音时应是极度紧张的。”

  • 喻指扼要之处或关键部门。

    《战国策·秦策四》:“韩天下之咽喉; 魏,天下之胸腹。”
    《史记·滑稽列传》:“洛阳 有武库、 敖仓当关口,天下咽喉。”
    宋•陈亮 《酌古论·先主》:“夷陵 者 荆州 之咽喉也。”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 中国 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 中国 的咽喉。”

国语辞典

咽喉yān hóu

  • 位于嘴、鼻孔后面;食道、气管之间具有多个孔道的囊状区域。长约十公分。可分 为三个部分:软颚以上称为「鼻咽」;软颚以下、会厌之上称为「口咽」;会厌 以下,喉部之上,称为「喉咽」。

  • 比喻形势险要可掌控全局的地方。

    《三国志·卷四一·蜀书·杨洪传》:「汉中则益 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网络解释

咽喉

咽喉:器官名。①“咽”为食道通称后人又称作“胃系”。喉为气管的通称又称“肺系”。《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类经》卷二十一张介宾:“人有二喉,一软一硬。软者居后,是谓咽喉,乃水谷之道,通于六府者也。硬者居前,是谓喉咙,为宗气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于五藏者也。”②咽门和喉管的总称。《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喉主天气咽主地气。”《类经》:“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咽为胃系,所以受水谷,故下通于地。”

《灵枢》记载任脉“至咽喉”;督脉,“入喉”;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手太阳经,“循咽”;手少阴经,支者:“上挟咽”;足少阳经别“上挟咽”;足阳明经别,“上循咽”;足太阴经别,“上结于咽”。

中医学名词。咽与喉的总称。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为咽; 喉腔内近气管上端处为喉。咽者,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人体中有很多经脉均循行至咽喉咽喉疾患,可与某些内脏和经脉的病变有关而与肺、胃的关系更为密切。

“咽喉”单字拆分
  • 拼音 yān,yàn,yè 部首总笔画 9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例如~喉。
  • 拼音 hóu 部首总笔画 12
    ◎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通称“喉头”)例如~咙。~舌(❶泛指说话的器官;❷喻代言人,如“报纸是人民的~~”;❸喻险要的地方,如“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❹古喻国家的重臣,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