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捶
yī chǐ chuí
ㄧ ㄔˇ ㄔㄨㄟ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一尺捶
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
引证解释
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捶通“棰”。
引唐•韩愈 《送张道士》诗:“恨无一尺捶为国笞羌夷。”
按,语出 汉•贾谊 《过秦论》:“执棰拊以鞭笞天下。”
网络解释
一尺捶
一尺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 chǐ chuí,是指旧时用作刑具的短杖。
-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②纯;专。例如专~。~心~意。③全;满。例如~生。~地水。④相同。例如~样。颜色不~。⑤另外的。例如蟋蟀~名促织。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例如算~算。试~试。⑦乃;竞。例如~至于此。⑧部分联成整体。例如统~。整齐划~。⑨或者。例如~胜~负。⑩初次。例如~见如故。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尺
拼音 chǐ,chě 部首 尸 总笔画 4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例如~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②量长度的器具。例如竹~。③像尺的东西。例如铁~。仿~。戒~。④形容微少或短小。例如~布。咫~天涯。 -
捶
拼音 chuí 部首 扌 总笔画 11◎敲打。例如~衣。~鼓。~打。~拓。~挞。~楚(古代的杖刑)。~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