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带
yuān yāng dài
ㄩㄢ ㄧㄤ ㄉㄞ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鸳鸯带
即鸳鸯钿带。
引证解释
即鸳鸯钿带。参见“鸳鸯鈿带”。
引唐•徐彦伯 《拟古》诗之三:“赠君鸳鸯带因以鷫鸘裘。”
宋•梅尧臣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诗:“絮扑鸳鸯带花团蛺蝶枝。”
《红楼梦》第五十回:“宝琴 也忙道:‘或湿鸳鸯带。’ 湘云 忙联道:‘时凝翡翠翘。’”
网络解释
鸳鸯带
鸳鸯带,拼音yuān yāng dài ,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鸳鸯钿带。
-
鸳
拼音 yuān 部首 鸟 总笔画 10①〔~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如“~~剑”。简称“鸳”,如“~侣”(喻夫妻)。②(鴛) -
鸯
拼音 yāng 部首 鸟 总笔画 10◎〔鸳~〕见“鸳”。 -
带
拼音 dài 部首 巾 总笔画 9①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例如~子。皮~。领~。一衣~水。②像带子的长条物。例如~钢。~鱼。声~。③车轮胎。例如车~。外~。④区域。例如地~。温~。⑤佩戴,披挂。例如~孝。~剑。⑥随身拿着。例如携~。~挈。~着钱。⑦捎,连着,顺便做。例如连~。~职。~累( lěi )(连累)。话中~刺。⑧含有,呈现。例如~电。~伤。⑨率领,引导。例如~领。~头。~动。以点~面。⑩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例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