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依样画葫芦的解释
yàng huà

依样画葫芦

常用词

yī yàng huà hú lú

ㄧ ㄧㄤˋ ㄏㄨㄚˋ ㄏㄨˊ ㄌㄨˊ

时代词语

依样画葫芦详解

词语解释

依样画葫芦yī yàng huà hú lú

  • 照着真葫芦去画葫芦。比喻一意模仿而没有创新。

    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称所谓依样画葫芦耳。——宋·魏泰《东轩笔录》

    mechanically; play the ape;

引证解释

  • 亦作“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宋•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穀 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

    太祖 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 却只是据见成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元•王伯成 《贬夜郎》第二折:“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倣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明•云梦山人 《集贤宾·寿康对山太史》套曲:“想当日臚传第一呼文章冠玉府到如今效傍人依样画葫芦。”
    清•昭槤 《啸亭杂录·上谕馆》:“所谓依样画葫芦者真无济於实事也。”
    秦牧 《譬喻之花》:“唯其不动脑筋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这样的譬喻来这些语言也往往没有什么新鲜的力量。”
    亦省作“依样葫芦”。 清•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 史阁部颇有忠心,被 马、阮 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国语辞典

依样画葫芦yī yàng huà hú lú

  •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如法泡制

“依样画葫芦”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①靠,仗赖。例如~靠。~傍(➊依靠;➋摹仿,多指艺术、学问)。~恋。~偎。~存。~附。归~。②按照。例如~照。~旧。~据。~次。③顺从,答应。例如~从。~顺。~允。④亲密的样子:“有~其士”。
  • 拼音 yàng 部首总笔画 10
    ①形状。例如~子。模~。图~。同~。装模作~。②种类。例如花~。各种各~。③做标准的东西。例如~板。~本。~品。榜~。
  • 拼音 huà 部首总笔画 8
    ①绘图。例如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②图像。例如~面。~片。~坛。~板。~卷( 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③写,签押,署名。例如~到。~卯。~押。~供。④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例如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⑤字的一笔称一画。例如笔~。⑥同“划”。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①〔~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②大蒜的别称。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①〔~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