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鸭茅的解释
máo

鸭茅

常用词

yā máo

ㄧㄚ ㄇㄠˊ

时代词语

鸭茅详解

词语解释

鸭茅yā máo

  • 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良牧草。茎直立叶子扁平,花小,绿色或略带紫色种子黄褐色。

引证解释

  • 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良牧草。茎直立叶子扁平,花小,绿色或略带紫色种子黄褐色。

网络解释

鸭茅

多年生草本疏丛型。须根系,密布于10~30厘米的土层内深的可达1米以上。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70~120厘米(栽培的可达150厘米以上)。叶稍无毛通常闭合达中部以上上部具脊;叶舌长4~8毫米,顶端撕裂状;叶片长20~30(45)厘米宽7~10(12)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5~20(30)厘米;小穗多聚集于分枝的上部通常含2~5花;颖披针形,先端渐尖,长4~5(6.5)毫米,具1~3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顶端具长约1毫米的短芒。颖果长卵形黄褐色。鸭茅营养价值好鲜草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可高达18.4%相当可观可青饲或调制干草、制作青贮也可放牧利用。

“鸭茅”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不能高飞。例如~子。~蛋。~绒。烤~。填~。
  • 拼音 máo 部首总笔画 8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例如~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