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一
yī yǔ yī
ㄧ ㄩˇ ㄧ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一与一
谓一个敌一个。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
引证解释
谓一个敌一个。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及 弇中将舍。
引婴 曰:‘ 崔、庆 其追我。’ 鲜虞 曰:‘一与一,谁能惧我?’”杨伯峻 注:“道狭,车不能并行相鬭,只能一敌一,不足使我惧。与敌也。”
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
引《荀子·王制》:“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网络解释
一与一
一与一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ī yǔ yī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②纯;专。例如专~。~心~意。③全;满。例如~生。~地水。④相同。例如~样。颜色不~。⑤另外的。例如蟋蟀~名促织。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例如算~算。试~试。⑦乃;竞。例如~至于此。⑧部分联成整体。例如统~。整齐划~。⑨或者。例如~胜~负。⑩初次。例如~见如故。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与
拼音 yǔ,yù,yú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给。例如赠~。~人方便。②交往,友好。例如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③赞助,赞许。例如~人为善。④〈书〉等待。例如时不我~。⑤〈连〉和。例如我~你。山~水。⑥〈介〉跟;向。例如~虎谋皮。生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