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阐提
yī chăn tí
ㄧ ㄔㄢˇ ㄊ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一阐提
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
引证解释
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 东晋•竺道生 则谓一阐提也可成佛。
引《涅槃经·梵行品》:“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
宋•史尧弼 《戏中书岩宝印师方丈》诗:“放形漫浪 蜀 山西只是人间一阐提。”
国语辞典
一阐提
佛教指不具有佛性永远不能解脱成佛的众生。为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意译不具信或断善根。
引《能显中边慧日论·卷一》:「断善根者名一阐提。」
网络解释
一阐提 (佛教词汇)
一阐提是出自《楞严经》:“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㤭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唯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阐提”,意为“断善根”、“不具信”。意思说,阿难羡慕释迦牟尼的身姿但他还不会练习不具信心,所以他疑问重重找不到方向。
-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②纯;专。例如专~。~心~意。③全;满。例如~生。~地水。④相同。例如~样。颜色不~。⑤另外的。例如蟋蟀~名促织。⑥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例如算~算。试~试。⑦乃;竞。例如~至于此。⑧部分联成整体。例如统~。整齐划~。⑨或者。例如~胜~负。⑩初次。例如~见如故。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
阐
拼音 chǎn 部首 门 总笔画 11①说明,表明。例如~明。~发。~述。~释。~弘(阐明弘扬)。②开,开辟:“~并天下”。 -
提
拼音 tí,dī,dǐ 部首 扌 总笔画 12①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例如~壶。~灯。~篮。~包。~盒。~纲挈领。②引领(向上或向前等)例如~心吊胆。~升。~挈。~携。③说起,举出。例如~起。~出。~醒。~倡。~议。~名。~案。~要。④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例如~审。~犯人。⑤率领,调遣。例如~兵。⑥取出。例如~取。~货。⑦汉字笔形之一,即挑。⑧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例如油~。酒~。⑨古代鼓名:“师帅执~”。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