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支藤
yuè zhī téng
ㄩㄝˋ ㄓ ㄊㄥ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月支藤
葡萄的别称。葡萄原产于欧洲和亚洲西部经西域传入中原,故称。
引证解释
葡萄的别称。葡萄原产于 欧洲 和 亚洲 西部经西域传入中原故称。
引明•徐渭 《理葡萄》诗:“园有月支藤,盘屈四五咫。结实苦不多,一斛有餘委。”
网络解释
月支藤
月支藤,拼音yuè zhī téng ,汉语词语,解释为葡萄的别称。出自徐渭 《理葡萄》。
-
月
拼音 yuè 部首 月 总笔画 4①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例如~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②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③按月出现的,每月的。例如~刊。~薪。④形状像月亮的,圆的。例如~饼。~琴。⑤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例如~子。 -
支
拼音 zhī 部首 支 总笔画 4①撑持,伸出,竖起。例如~撑。~援。体力不~。②受得住。例如乐不可~。③领款或付款。例如~付。④调度,指使。例如~使。~应。~着儿。⑤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例如总~。~流。~离。⑥〔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⑦量词。例如一~笔。 -
藤
拼音 téng 部首 艹 总笔画 18①指“白藤”、“紫藤”例如~条。~椅。~床。②〔~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③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例如~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